在療癒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一種情緒:感覺自己像受害者。

我們不要落入習以為常的心態,以為這種情緒沒關係。

如果我們一直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,我們會出現甚麼情緒?

答案是:無助、暴怒、無能為力和挫敗沮喪。

感覺自己像受害者是很危險的。

往往,這樣的情緒會讓我們上癮,或者導致其他強迫行為。

在療癒的過程中,我們要學會分辨何時我只是「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」,何時「我真的是受害者」,同時弄清楚「為什麼我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」。

我們要學會掌握自己的力量,要學會照顧自己,不要再讓自己當個受害者。

有些時候,掌握自身的力量,表示我們明白是我們讓自己成為受害者,其他人並沒有做任何事來傷害我們。

他們過他們的生活,他們也有權利如此。

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像受害者,是因為我們試圖控制其他人生活的方式,或者是因為我們無理的希望他們可以照顧我們。

如果我們困在偏執的錯誤想法裡,就會覺得自己像受害者。

譬如:「其他人讓我覺得......」、「我的快樂和命運掌握在其他人手中......」。

又或者「除非別人表現得怎麼樣,或是某件事發生,否則我無法快樂....」等等。

又有些時候,掌握自身的力量,代表我們明白,自己是因為其他人的行為而成為受害者,因為我們的界限受到侵犯。

如果是這樣,我們要思考,需要採取哪些行動來照顧自己,才不會繼續受害。

我們需要建立界限。

有時候,只要改變一下態度,一切就不一樣了。「我們不是受害者」。

我們要努力去憐憫那些讓我們成為受害者的人,但也要明白,憐憫是在我們的身、心、靈都不再以受害者自居後,才會產生。

且我們要明白,過多的憐憫只會讓自己又重演受害的情節;若是太過同情那些加害我們的人,只是再給對方機會來加害於自己。

我們盡量不要把危機和後果加諸在別人身上,但如果對方本來就應該嘗到某些後果,我們也不必強行拯救他。

如果我們有責任把某些結果加諸在他人身上,那就做到我們應盡的本份,不要想掌控或是懲罰,而是要對自己、對他人負責。

我們要努力找出自己有什麼行為,導致我們覺得像個受害者;或是要找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,別再繼續下去。

對於別人與其行為,我們是無能為力的;但是我們可以掌控自身的力量來幫助自己不再以受害者自居。

今天,我要為自己負起責任,讓別人確切明白我的立場,我再也不要成為受害者。

我無法控制結果,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態度,不要以受害者自居;我也不應該成為受害者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美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